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对水利发展的工作部署,推动肇庆市水利高质量发展,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粤府〔2021〕2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21〕29号)、《中共肇庆市委关于制定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统筹“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水利监管和治理,推动水利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为主要方向,突出未来五年水利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短板问题和急需加强的关键领域,按照分析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提出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的思路,规划整体框架方案,采取正文加专栏加附件的形式,聚焦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凸显规划落实落地的重要抓手。《规划》共包括两大部分,具体为:
第一部分为主体内容,共八章:
第一章全面总结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发展与成效,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市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存在的差距与问题。
第二章明确了我市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至2025年,全面构建与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环境治理体系,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河湖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利监管和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水利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为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包括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完善防洪体系布局,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实施农村水利保障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施河湖健康保障工作、建设幸福河湖,实施智慧水利工程,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第四章为提升水利监管和治理水平。包括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监管、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运管、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工作等内容。
第五章为推动水利改革创新发展。包括深入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水文化软实力、夯实水利人才支撑等内容。
第六章为规划投资规模和实施效果。包括明确了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的投资规模和重点实施项目、从防洪减灾、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水利和行业监管5个方面分析规划实施效果等内容。
第七章为环境影响评价。包括规划落实和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的保护措施、提出评价结论等内容。
第八章提出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包括加强组织实施、深化前期工作、健全考核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公众参与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附件,包括附图、附表和名词解释。
附件1为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表;附件2为《规划》中重要名词的解释;附件3为肇庆市水系图;附件4为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分布示意图。
三、重点任务
为全面构建与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环境治理体系,更有力地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规划》结合全市水利发展的现状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水资源管理提升工程、河湖健康保障工程、农村水利保障工程、水文化传承和弘扬工程、水利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六大工程,确定22宗水利建设重点项目。重点抓好以下三大主要任务:
一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落实“巩固水安全、保障水资源、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四大任务,着力加强防洪能力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农村水利保障及智慧水利建设。实施防洪提升工程,推进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区域防洪排涝骨干工程建设,完善防洪体系布局。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增强水资源调蓄能力,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实施农村水利保障工程,推进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绿色小水电创建,开展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推进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施河湖健康保障工作,推进碧道、重要河流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设幸福河湖。实施智慧水利工程,推动肇庆智慧水利平台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主要江河堤防达标率明显提高,水源工程供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力争建成超过473.3公里的碧道网。
二是提升水利监管和治理水平,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完善水利行业监督管理体系,提升涉水事务监管和服务水平。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达到省下达要求,用水效率明显提高,社会节水意识增强,90%以上县级行政区建成节水型社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节水型城市群。
三是推动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发展,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深入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破解水利改革发展瓶颈,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传承弘扬好肇庆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依托西江、星湖等优质河湖水资源,提升水文化软实力,推动水经济发展。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水利人才支撑。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对水利发展的工作部署,推动肇庆市水利高质量发展,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粤府〔2021〕2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21〕29号)、《中共肇庆市委关于制定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统筹“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水利监管和治理,推动水利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为主要方向,突出未来五年水利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短板问题和急需加强的关键领域,按照分析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提出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的思路,规划整体框架方案,采取正文加专栏加附件的形式,聚焦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凸显规划落实落地的重要抓手。《规划》共包括两大部分,具体为:
第一部分为主体内容,共八章:
第一章全面总结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发展与成效,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市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存在的差距与问题。
第二章明确了我市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至2025年,全面构建与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环境治理体系,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河湖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利监管和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水利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为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包括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完善防洪体系布局,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实施农村水利保障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施河湖健康保障工作、建设幸福河湖,实施智慧水利工程,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第四章为提升水利监管和治理水平。包括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监管、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运管、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工作等内容。
第五章为推动水利改革创新发展。包括深入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水文化软实力、夯实水利人才支撑等内容。
第六章为规划投资规模和实施效果。包括明确了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的投资规模和重点实施项目、从防洪减灾、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水利和行业监管5个方面分析规划实施效果等内容。
第七章为环境影响评价。包括规划落实和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的保护措施、提出评价结论等内容。
第八章提出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包括加强组织实施、深化前期工作、健全考核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公众参与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附件,包括附图、附表和名词解释。
附件1为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表;附件2为《规划》中重要名词的解释;附件3为肇庆市水系图;附件4为肇庆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分布示意图。
三、重点任务
为全面构建与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环境治理体系,更有力地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规划》结合全市水利发展的现状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水资源管理提升工程、河湖健康保障工程、农村水利保障工程、水文化传承和弘扬工程、水利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六大工程,确定22宗水利建设重点项目。重点抓好以下三大主要任务:
一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落实“巩固水安全、保障水资源、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四大任务,着力加强防洪能力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农村水利保障及智慧水利建设。实施防洪提升工程,推进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区域防洪排涝骨干工程建设,完善防洪体系布局。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增强水资源调蓄能力,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实施农村水利保障工程,推进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绿色小水电创建,开展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推进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施河湖健康保障工作,推进碧道、重要河流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设幸福河湖。实施智慧水利工程,推动肇庆智慧水利平台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主要江河堤防达标率明显提高,水源工程供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力争建成超过473.3公里的碧道网。
二是提升水利监管和治理水平,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完善水利行业监督管理体系,提升涉水事务监管和服务水平。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达到省下达要求,用水效率明显提高,社会节水意识增强,90%以上县级行政区建成节水型社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节水型城市群。
三是推动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发展,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深入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破解水利改革发展瓶颈,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传承弘扬好肇庆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依托西江、星湖等优质河湖水资源,提升水文化软实力,推动水经济发展。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水利人才支撑。